如何让孩子精准描述遇到的问题?

显示内容

如何让孩子精准描述遇到的问题?

三大维度成就每一位明见少年!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孩子与所有关系的基础。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孩子成长的核心竞争力。

自我认知:明心见性,开启孩子未来无限可能!

生活中,很多时候孩子需要和我们描述他遇到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他可能这样给你描述过:

“妈妈,老师太偏心了!”

听完我们一般会问他“怎么偏心啊?”

然后孩子会回答:“老师上课时总不叫我,我都把手举得很高了!”

到此,我们就认为已经了解了问题所在,然后不是开始教育孩子,就是私下找老师了解情况。

但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我们这么处理后,要么是孩子嫌我们讲的道理不符合心意;

要不然就是一去问了老师,才发现闹了一个乌龙,事情根本不像孩子说得那样。

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我要说的是,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描述问题时的方法不对,让你接收的信息就是错误的。

那么后面无论你处理的方法再如何得当,还是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那孩子描述问题时的方法,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呢?

主要有两点。

在描述问题时使用的是评价语言。

孩子在描述问题时,总会加入很多个人评价,像是“偏心”“讨厌”。

这一点情有可原,因为问题往往会引发孩子的情绪。

他就会想和我们分享他的情绪,达到发泄的目的,但是这么做就有两方面问题。

就拿孩子上课举手的例子来说,孩子上来就用一个主观的评价“偏心”来描述问题。

那此时,我们就会带着“老师偏心”的想法去听孩子下面的话。

等到孩子一说“老师总不叫我回答问题,我都举手了”这种确实听起来是偏心的举动。

我们就会确定老师就是偏心,而不会继续深想这个行为为什么会出现等等的问题,然后就开始想着手处理。

除了偏心这种明显带有主观评价的词语,像是“总不叫我”的“总”,“我都把手举得很高了”的“很高”,其实也都是孩子的主观评价的词。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觉得老师几次不叫孩子算是“总”呢?

你可能认为是两次,孩子却可能会认为一次就算。

瞧,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孩子带着情绪,和我们说老师总不叫他,怕孩子受委屈的你,或许就直接按自己的标准脑补了老师两次没叫孩子,于是打电话给老师。

老师说就一次没让孩子回答问题,这在你看来其实并没有问题,于是乌龙就出来了。

没有使用静态语言。

什么是静态的语言呢?

就是过于绝对化

像是孩子说的“老师偏心”“谁谁谁讨厌”就是在用绝对化的结论在描述问题。

这会让我们听的时候容易以偏概全

你可以感受一下,如果孩子说“老师偏心!上课不叫我!”

你听完就会开始想:除了上课,老师是不是在其他地方也忽视我孩子了,这就扩大了你的焦虑。

情绪不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很难找对。

既然孩子无法正确描述问题会带来这么多负面影响,那我们应该如何教会孩子,来准确地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呢?

用“观察语言”代替“评价语言”。

为了能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告诉孩子他平常在描述问题的时候,要使用观察语言。

也就是他要仔细观察发生的事,然后清楚地把观察结果说给我们。

想要用好观察语言,孩子可以多用动词和数量词

像是孩子觉得老师偏心,不要直接说偏心,而是描述老师的行为。

例如他可以说:我站起来举手想要回答问题,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

然后还要用数量词,来把这件事描述清楚。

例如:我站起来举手三次,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

当孩子用“站起来”代替“高”,“三次”代替“总”,“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代替“偏心”,这些观察到的内容来描述问题时,我们就能根据内容思考应该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

这时我们的思考会更有针对性,也不会做出不恰当的决策了。

例如我们根据次数,觉得老师三次没有叫孩子回答问题很奇怪,但通过描述,分析出可能是因为孩子举手方式不对。

所以会和孩子沟通即使他再着急,也不要站起来举手。

然后让他先尝试一下,看看规范举手后老师会不会叫他。

用“动态语言”代替“静态语言”。

当孩子学会用观察性的语言后,还要更进一步,使用动态语言,也就是让孩子在描述问题时,只针对特定的时间和情境去描述。

例如孩子觉得老师偏心,就可以加上时间:“今天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我站起来举手三次,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

或者加上情景:“老师找人代表小组汇报的时候,我站起来举手三次,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

孩子加上了时间、情境,对我们来说,他描述的问题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是在这个特定阶段碰到的一个问题。

那我们就不会以偏概全,错误地估计之前的情况,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长期的重大问题。 当我们减少了焦虑,就能更理性地帮孩子解决眼下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我们不是当事人,只能通过孩子的描述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所以为了能得到客观、真实的消息,不产生误会,我们要培养孩子通过正确的语言来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

这样我们才能给出科学、全面的解决方法。

END

好了,今天的问题你知道答案了吗?欢迎加入明见少年亲子社群,我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将“问题”变成“孩子成长的契机”!

明见少年,优质青少年内容品牌

培养目标:自我认知清晰、智慧通达的少年

版块设置:通识课堂、心智成长、家庭教育等

点击试听

分享到:

最新文章

人手一件的小香风外套,这样穿,优雅又气质!

2023-03-19

嗨,各位小仙女们,大家好呀!到了春天,又该买买买了~说到今年春天流行的外套,Lily觉得小香风外套就非常不错的,这种自带优雅知性感的款式,相信不少姐妹们会喜欢。而且,小香风外套很适合个矮的姐妹们,穿起..

牛仔裤搭配这3双鞋子,时髦又耐看

2023-03-19

嗨,各位小仙女们,大家好呀!喜欢穿牛仔裤的姐妹们,相信衣橱里或多或少都有几款牛仔裤吧?那么在选择牛仔裤来穿的时候,一般你都会配什么鞋子呢?其实吧,像牛仔裤这么百搭耐看的裤装,无论与什么裤子相配都是很o..

传讯: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

2023-03-19

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一切如是,从未存在,从未消失,真如妙有,妙有真空,无二别,无所来,无所去,不多不少,不好不坏,不增不减,万象现其中,你看见什么,什么依你所是,你忘记什么,什么依你所逝。​​感知的,..

土耳其祝福冥想,我们和土耳其以及地球的关系

2023-03-19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以下为文字信息 视听效果更佳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接收宇宙的光和爱的能量来疗愈土耳其,疗愈地球,我们的家,让爱的能量扩大,扩大,再扩大,充满整个地球,整个土耳其!让我们一起有意识..

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

2023-03-1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哦““你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当你自己有目标和方向的时候,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当你经常感觉自己的生活糟糕透了,那么,你一定会“祸不单行”,生活更加一团糟。”..

【感知论-0016】谁给了物质存在的理由?

2023-03-19

人不知道物质从何时起开始存在?物质怎么会存在?物质为什么存在?人竭力想要解开这个迷,于是追溯到以前的以前,哲学追究到混沌之元——无;科学追究到大爆炸——奇点。但仍然不是物质的起点与尽头,而且都是答非所..

拉斐尔与《西斯廷圣母》

2023-03-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大家好,我是布布,接着上期内容,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拉斐尔。关于拉斐尔的生平你知道多少?他最喜爱创作哪类题材的画作呢?他的圣母像代表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