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集中精力完成功课?
实时更新不错过
当小朋友入学,家长最大的烦恼是如何协助孩子完成每天的功课。有些家长“陪太子读书”,不惜每晚花长时间陪伴左右,有些家长抱怨子女做功课时不专心,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做作业动作慢,一边写一边玩儿,很少功课或很简单的习作,都要花上几小时才能完成。其实,要提升孩子做功课或温习时的专注力,首要的是改变家长的态度。
家长要清楚明白,做功课是孩子的责任,家长的责任是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为年幼的子女培养一个很好的做功课的习惯,当孩子需要时才提供帮助,尽量不可把孩子的功课变成自己的功课,否则孩子永远学不懂,自动自觉做功课,或进尽学生应有的责任,也较难集中精神做功课。
1.训练孩子独立能力
避免陪“太子读书”,否则只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父母一旦离开孩子便于心思继续,专注力亦相应减低。
- 从孩子上幼稚园开始,便应该逐步培养孩子自动自觉做功课的习惯,若发现孩子初时未能适应,家长可稍微陪同或提点,慢慢退位及放心让孩子独立完成功课。
- 从孩子上小一开始,便应该逐步培养让孩子温习的习惯。
和孩子一起订立做功课及温习的时间表及预计完成时间,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效率,不会拖拖拉拉浪费时间,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2.安排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按孩子的情况,安排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
- 有些孩子较容易分心,那末桌面便不要摆放其他物品或粘贴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有些孩子在过静的环境会产生窘迫感,或许他们就喜欢在听中做功课,所以家长可多留意孩子在哪些环境下能集中精神。
- 尽量减低孩子受外界干扰的情况,如电视机。
- 不可允许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及温习。
安排孩子在一处固定的位置做功课及温习。
3.将功课及温习时间分段
孩子每次做功课或温习的时间不宜太长,因为能否集中注意力与孩子的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年龄 专注力时间(分钟) 2 7 3 9 4~5 12 6~10 15~20 10~12 25 >12 30 所以,要孩子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做功课或温习,孩子会感到太疲劳,这样做也只会事倍功半。
- 如果作业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在旁不停的提他,这只会使孩子觉得厌烦,也产生依赖的心理。
- 每隔一段做功课或温习的时间后,让孩子休息一会儿,例如摆动四肢,喝喝水,也是很好的休息方法。
- 开始时,尽可能依照孩子可专注的量来决定学习的时间,然后才逐步递增。
- 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可把每天的功课安排先后次序,研究指出,开始学习的几分钟,效率一般较低,随后上升15分钟后达到顶点,所以可建议孩子先做一些较容易的作业,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再做较难的作业,接着再休息一会儿。
- 抄写的功课及要多动脑筋的功课可相互交替,使孩子能提起精神的逐一完成。
- 对于一些困难的习作或温习时,很多时候,孩子在未做前已产生抗拒的感觉,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协助孩子把困难的习作分段完成,协助他们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4.生活有规律
与孩子一起编排一个合理的时间表,使生活规律化,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天在下午4时至6时做功课,星期六上午温习等,令孩子养成习惯,到时候脑袋便会进入最佳状态。
- 尽量避免让孩子感到做功课及温习是没完没了的,若当天功课实在太多,预先和孩子估计每样功课所需的时间,将原定的时间表稍为调节,使孩子有好的预备。
- 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专心做好作业,家长也尽量不要打扰他们。
让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及适量的运动,睡眠充足,使培养良好专注力的重要条件,家长鼓励孩子早睡早起,有固定的睡眠习惯,上课时也较容易集中精神,并且这些都是使孩子有健康体魄的主要元素。
5.尊重孩子的游戏时间
尽可能每天安排孩子一些游戏的时间,不可因为太多功课而剥削孩子的游戏时间,长时间的做功课或温习,只会让孩子的专注力不断下降。
- 不要轻易干扰或打断孩子的游戏,让他有机会及时间去培养专心的态度,如果还是在专心的玩一样游戏或活动时,尽量不要骚扰他,如有需要可以提出预告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即将进行的事项,例如,玩多长时间便要外出等。
家长尽可能在管教上协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较年幼的孩子,可以用奖励的方式鼓励他们,例如贴纸,使孩子自幼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扩展阅读